發布者:時代裝飾
近日,五部門敲定,社保劃征稅務(wu)時間!社保新政出台,2019年1月1號到手的工資又要發生什麼(me)變化?仔細一看,其實社保一直都是足(zu)額繳納的工薪族工資是增加的!
社保新政出台
2019年1月1日稅務(wu)局(ju)收社保費
日前,國家稅務(wu)總局(ju)、財政部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(zhang)部、國家衛生健(jian)康委員會、國家醫療保障(zhang)局(ju)視頻會議部署,今年12月10日前要完(wan)成(cheng)社會保險費和第一批非稅收入征管(guan)職責(ze)劃轉交(jiao)接工作,自2019年1月1日起由稅務(wu)部門統一征收各項社會保險費和先行劃轉的非稅收入。
劃重點:
1、先合並國稅地稅機構(gou)再接收社會保險費和非稅收入征管(guan)職責(ze);2、明確從2019年1月1日起,將基本養老(lao)保險費、基本醫療保險費、失業保險費、工傷保險費、生育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交(jiao)由稅務(wu)部門統一征收。3、按照便民、高效的原則,合理確定非稅收入征管(guan)職責(ze)劃轉到稅務(wu)部門的範圍,對依法保留、適(shi)宜劃轉的非稅收入項目成(cheng)熟一批劃轉一批,逐步推進。4、增強政策透(tou)明度和執法統一性,統一稅收、社會保險費、非稅收入征管(guan)服務(wu)標準。
新政策出台,到手工資變少了?新社保表示(shi)這鍋(guo)我不背!
8月31日,新個稅法通(tong)過,個人所得(de)稅的起點由此前的每月3500調整至每月5000,並將於今年10月1日起正(zheng)式(shi)開始(shi)實行。意(yi)味著(zhou)大家繳納的個稅將降低,真是一個“普天同慶”的好事!
但是,近日在朋友圈(quan)廣(guang)泛(fan)流傳(chuan)著(zhou)一張降稅前後到手工資對比表,降稅後到手工資反而比降稅前少了。
事實上,這張對比表存(cun)在不少錯誤。
先來看個稅,計算方式(shi)就是錯誤的。降稅前,也就是在起征點為3500元的情況下,5000元工資繳納的個稅並非是45元,而是低於45元。
降稅前,個稅計算公式(shi)為:(稅前工資-起征點-“三險一金”等專項扣除)×稅率(修訂前(左)和修訂後(右)個稅稅率表對比)
而之所以會計算出個稅45元=(5000-3500)×3%,是因為表中沒(mei)有將“三險一金”進行稅前扣除,扣除之後個稅將低於45元。
再來看社保繳費的計算,也是錯誤的。
在社保繳費中,個人繳納比例一般是養老(lao)保險8%,醫療保險2%,失業保險0.5%,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個人不繳費,照此計算,
降稅前按1800元繳納社保,個人繳費為270元,
降稅後按5000元繳納社保,個人繳費為525元。
可見,表中的個人繳費都有高估,如果以前社保扣費按照最(zui)低工資來算,到手工資也並沒(mei)有如表中減少那麼(me)多(duo)。
需(xu)要強調的是,對於一直按照實際工資繳納社保的人來說,在稅前工資沒(mei)變的情況下,降稅後,到手工資其實是增加的。
所以,這張表其實想反映的是社保轉由稅務(wu)部門征收後,對沒(mei)有實額繳納社保的個人收入的影(ying)響。
一直按足(zu)額繳納社保的工薪族
到手的工資是增加的
1.此前未(wei)實額繳納社保,到手工資會變少
需(xu)要強調的是,對於一直按照實際工資繳納社保的人來說,在稅前工資沒(mei)變的情況下,降稅後,到手工資其實是增加的,特(te)別是中等以下收入群(qun)體獲益更大。財政部副(fu)部長表示(shi),月收入在2萬(wan)元以下的納稅人稅負可降低50%以上。
根據《職工基本養老(lao)保險個人賬戶管(guan)理暫行辦法》,職工本人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資為個人繳費工資基數(shu)。而在現實情況中,一些企業不會按照你(ni)的月平均工資來繳納社保,而是按照當(dang)地最(zui)低工資或者最(zui)低繳費基數(shu)來繳納。
以北京為例,目前養老(lao)保險、失業保險繳納下限按照2017年月均工資40%確定(即3387元),醫療保險、工傷保險、生育保險下限按照月平均工資的60%確定(即5080元)。如果你(ni)的工資是5000元,但企業給你(ni)申報的社保繳費基數(shu)是3387元,你(ni)每月需(xu)要繳納社保約382.3元;而如果按5000元來給你(ni)繳納社保,你(ni)每月需(xu)要繳納約514.6元。
也就是說,對於以前沒(mei)有按實際工資來繳納社保的人來說,隨(sui)著(zhou)繳費基數(shu)的提高,繳納的社保費會變多(duo),拿(na)到手的工資自然會變少一些。
2.社保繳費基數(shu)提高,長遠來看益處大
雖然以前沒(mei)有按實際工資來繳納社保的人,到手工資會變少,但也不能說是吃虧的。因為不能隻看眼(yan)前,不看長遠。社保繳費基數(shu)提高,社保待遇(yu)自然會水漲船高,長遠來看是劃算的,這將大大增加你(ni)的社保權益。
以養老(lao)保險為例,養老(lao)保險是多(duo)繳多(duo)得(de)。繳費基數(shu)提高,每月存(cun)入個人賬戶的錢(qian)會變多(duo),這樣一來退休(xiu)後的養老(lao)金就會變多(duo)。
所以,大家一定要搞(gao)清楚自己的社保繳費基數(shu),是不是自己的實際工資。如果不是足(zu)額繳納,可以向社保機構(gou)投訴。(根據社保法規定,用人單(dan)位(wei)未(wei)按時足(zu)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,由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(gou)責(ze)令其限期繳納或者補足(zu))
附:社會保險費征繳範圍、費基和費率一覽表
社會保險費征繳範圍、費基和費率一覽表
社保種類
征繳範圍
費基
費率
基本養老(lao)保險費
城鎮各類企業及其職工、實行企業化管(guan)理的事業單(dan)位(wei)及其職工、城鎮個體工商(shang)戶及其雇主和靈(ling)活就業人員。安徽(hui)省規定城鎮各類企業職工,實行企業化管(guan)理事業單(dan)位(wei)職工,民辦非企業單(dan)位(wei)從業人員,社會團體、基金會聘用專職人員,城鎮個體工商(shang)戶和靈(ling)活就業人員,與機關、事業單(dan)位(wei)形(xing)成(cheng)勞(lao)動關係的非在編人員,均須參(can)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(lao)保險
用人單(dan)位(wei)的繳費基數(shu)為職工工資總額20%
城鎮個體工商(shang)戶雇主為雇工繳納基本養老(lao)保險費的繳費基數(shu)為全省上年度在崗(gang)職工月平均工資12%
職工個人的繳費基數(shu)為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(繳費基數(shu)低於全省上年度在崗(gang)職工月平均工資60%的,按60%計繳;超過300%的部分不計入繳費基數(shu))
城鎮個體工商(shang)戶雇工的繳費基數(shu)為全省上年度在崗(gang)職工月平均工資8%
城鎮個體工商(shang)戶和靈(ling)活就業人員的繳費基數(shu)為全省上年度在崗(gang)職工月平均工資20%
失業保險費
城鎮各類企業及其職工、事業單(dan)位(wei)及其職工、社會團體及其專職人員、民辦非企業單(dan)位(wei)及其職工、設區的市的人民政府規定應(ying)當(dang)繳費失業保險費的有雇工的城鎮個體工商(shang)戶及其雇工
用人單(dan)位(wei)的繳費基數(shu)為職工工資總額2%
個人的繳費基數(shu)為本人工資1%
基本醫療保險費
城鎮各類企業及其職工、事業單(dan)位(wei)及其職工、社會團體及其專職人員、民辦非企業單(dan)位(wei)及其職工、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、城鎮個體工商(shang)戶和靈(ling)活就業人員
用人單(dan)位(wei)的繳費基數(shu)為職工工資總額
各統籌地區有所差別,一般在6%左右
職工個人繳費基數(shu)為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(繳費基數(shu)低於全省上年度在崗(gang)職工月平均工資60%的,按60%計繳;超過300%的部分不計入繳費基數(shu))2%
城鎮個體工商(shang)戶和靈(ling)活就業人員的繳費基數(shu)為統籌地區上年度在崗(gang)職工月平均工資
各統籌地區有所差別,可以是用人單(dan)位(wei)與職工個人費率之和
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費未(wei)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製度覆蓋(gai)範圍內的在校(xiao)學生、少年兒(er)童和其他非從業城鎮居民(具體由各統籌地區人民政府確定)
按年定額征收工傷保險費
城鎮各類企業、有雇工的個體工商(shang)戶
用人單(dan)位(wei)的繳費基數(shu)為職工工資總額(個人不繳納工傷保險費)
根據行業實行差別費率,平均費率原則上在1%左右
生育保險費
國家機關、社會團體、企業事業單(dan)位(wei)、民辦非企業單(dan)位(wei)、有雇工的個體工商(shang)戶
用人單(dan)位(wei)的繳費基數(shu)為職工工資總額(個人不繳納生育保險費)
不超過1%,具體費率由各統籌地區人民政府確定)
總結:
其實,大家不必對網上盛(sheng)傳(chuan)的《定了,個稅降了社保增加了!》、《社保費是壓倒(dao)企業生存(cun)的最(zui)後一根稻(dao)草(cao)》這樣的噱(xue)頭太過危言聳聽(ting),9月7日李克(ke)強主持(chi)召開國務(wu)院常(chang)務(wu)會議,強調全麵落實全國人大常(chang)委會審(shen)議通(tong)過的新修訂的個人所得(de)稅法,建立綜(zong)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(de)稅製,是我國前所未(wei)有的重大稅製改革。
要在確保10月1日起如期將個稅基本減除費用標準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並適(shi)用新稅率表的同時,抓緊按照讓廣(guang)大群(qun)眾(zhong)得(de)到更多(duo)實惠的要求(qiu),明確子女教育、繼續教育、大病醫療、普通(tong)住房貸(dai)款(kuan)利息、住房租金、贍養老(lao)人支出6項專項附加扣除的具體範圍和標準,使(shi)群(qun)眾(zhong)應(ying)納稅收入在減除基本費用標準的基礎(chu)上,再享有教育、醫療、養老(lao)等多(duo)方麵附加扣除,確保扣除後的應(ying)納稅收入起點明顯(xian)高於5000元,進一步減輕群(qun)眾(zhong)稅收負擔,增加居民實際收入、增強消費能力。
專項附加扣除範圍和標準在向社會公開征求(qiu)意(yi)見後依法於明年1月1日起實施。今後隨(sui)著(zhou)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,專項附加扣除範圍和標準還將動態調整。會議強調,目前全國養老(lao)金累(lei)計結餘較多(duo),可以確保按時足(zu)額發放,在社保征收機構(gou)改革到位(wei)前,各地要一律保持(chi)現有征收政策不變,同時抓緊研究適(shi)當(dang)降低社保費率,確保總體上不增加企業負擔,以激發市場活力,引(yin)導社會預期向好。
本文係轉載,文章內容(rong)僅代表作者觀點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,請聯係刪除,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。